(7)支撑圈数n2:为了使绷簧在作业时受力均匀,确保轴线笔直端面、制作时,常将绷簧两头并紧。并紧的圈数仅起支撑效果,称为支撑圈。一般有1.5T、2T、2.5T,常用的是2T。
人人文库网仅供给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维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共享的文档内容自身不做任何修正或修改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担任
(4)绷簧中径D2:绷簧的均匀直径。它们的核算公式为:D2=(D+D1)÷2=D1+d=D-d
(10)绷簧打开长度L:绕制绷簧时所需钢丝的长度。L≈n1 (ЛD2)2n2 (压簧) L=ЛD2 n钩部打开长度(拉簧)
(12)绷簧旋绕比;中径D与钢丝直径d之比1)绷簧丝直径d:制作绷簧的钢丝直径。2)绷簧外径D:绷簧的最大外径。3)绷簧内径D1:绷簧的最小外径。4)绷簧中径D2:绷簧的均匀直径。它们的核算公式为:D2=(D+D1)÷2=D1+d=D-d 5)t:除支撑圈外,绷簧相邻两圈对应点在中径上的轴向间隔成为节距,用t表明。6)有用圈数n:绷簧能坚持相同节距的圈数。7)支撑圈数n2:为了使绷簧在作业时受力均匀,确保轴线笔直端面、制作时,常将绷簧两头并紧。并紧的圈数仅起支撑效果,称为支撑圈。一般有1.5T、2T、2.5T,常用的是2T。8)总圈数n1:有用圈数与支撑圈的和。即n1=nn2. 9)自在高H0:绷簧在未受外力效果下的高度。由下式核算:H0=nt(n2-0.5)d=nt1.5d (n2=2时) 10)绷簧打开长度L:绕制绷簧时所需钢丝的长度。L≈n1 (ЛD2)2n2 (压簧) L=ЛD2 n钩部打开长度(拉簧)11)螺旋方向:有左右旋之分,常用右旋,图纸没注明的一般用右旋。12)绷簧旋绕比;中径D与钢丝直径d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