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旺季”。在为广大旅客带来方便快捷舒适出行体验的同时,安全始终是民航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它不仅需要民航人的周密部署和积极作为,也需要每一位旅客的格外的重视与自觉参与。从起飞前必须系紧的安全带,到在紧急状况下在大多数情况下要使用的氧气面罩、救生衣等,这些安全设备虽然在大多数时候默默无闻,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如何为旅客保驾护航的?作为旅客,在飞行途中还有哪些必须要格外注意的安全事项?本报记者将为您详细解答。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很快就要起飞了,请您配合客舱乘务员的安全检查,系好安全带。”这段令人耳熟能详的客舱广播,在每一段飞行旅程开始前都会如期而至。
安全带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实则蕴含着精巧的设计。它主要由释放装置、织带和座椅连接部分所组成。其中,释放装置主要由插片和锁扣两部分所组成,二者的巧妙结合使得安全带的系紧与解开都异常便捷:在使用时,旅客只需要将插片插入锁扣,安全带便能紧紧固定;如果要解开它,只需要轻轻提起锁扣上的金属片,便能将安全带轻松抽出。织带部分的标准宽度为51毫米,其不仅仅具备出色的抗冲击能力,更兼具阻燃与低毒特性。至于将安全带与座椅紧密结合的连接部分,其坚固性则经过无数次严苛测试的验证,确保在任何突发情况下都能为旅客提供坚实的保护。
在飞机起飞、降落以及遭遇强气流发生颠簸时,安全带的防护作用尤为关键。尤其是在雷雨频发的夏季,短时强降水、大风、雷暴等强对流天气增多,发生空中颠簸的概率随之增加。尽管民航客机在设计和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已充分考虑到上述挑战,飞行员也经过了严格的应对空中颠簸的专业训练,但系好安全带仍然是在紧急状况下确保旅客安全的重要措施。它能够有很大效果预防旅客因惯性作用而撞击舱壁、座椅或其他硬物,甚至被抛起或甩出座位,避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在座位上方,通常还设有安全带指示灯。在飞机起降阶段,安全带指示灯会亮起,提醒旅客系好安全带。在飞机进入安全平稳的飞行状态后,安全带指示灯则会熄灭。在飞行途中,如果安全带指示灯亮起,说明飞机遇到气流不稳定的情况,需要旅客迅速回到座位上并系好安全带,以免发生意外。
不过,这并不代表只有在飞机起降阶段和空中颠簸发生后才需要系好安全带。2023年7月10日,上海飞往北京的某航班遭遇严重颠簸,一位旅客和一名空姐被抛到客舱天花板上。事后,有旅客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惊心动魄的场景,深切体会到飞行全程系好安全带的重要性。
对于特殊旅客群体,如孕妇和携带婴儿的家长,在系安全带时需要非常留意。孕妇在系安全带时应将其置于大腿根部,而不是腹部,避免对胎儿造成压迫。此外,绝大多数飞机上都配有婴儿安全带。这种安全带长度较短且中间设有一个环扣,方便将座椅上的成人安全带从中穿过,并安全地固定在婴儿身上。固定完成后,成人安全带与婴儿安全带将形成一个横躺的“8”字形结构。有些携带婴儿出行的旅客会错误地将安全带拉长,试图将婴儿与自己系在同一根安全带上,这样做在发生空中颠簸时极易导致婴儿受伤。因此,携带婴儿的旅客务必使用专门的婴儿安全带,以保障孩子的安全。
近些年来,伴随航空科技的慢慢的提升,得益于飞机上先进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空中发生火灾的风险大大减少。
2015年9月8日,英国航空一架波音777飞机起飞后左发动机起火,飞机火警探测系统5秒内报警,机组正确处置,机上157名旅客及13名机组人员全部安全撤离。飞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这次事故处置中无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了解,飞机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通常包括阻燃系统、火警探测系统和灭火系统。飞机阻燃系统主要指机舱内饰的阻燃处理,以及燃油箱惰化系统。机舱内饰的阻燃处理是为避免飞机内部的非金属材料引发火灾,这些材料包括天花板、侧壁板、地板等,都一定要符合严格的阻燃标准。而燃油箱惰化系统则通过控制燃油蒸汽的浓度和点火源,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燃油箱爆炸的风险。总体来说,阻燃系统的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患于未“燃”,将飞机发生火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然而,预防并非是万能的。当不幸发生火灾时,快速响应与控制能力便成为关键。火灾初期,通常伴随着光、烟以及温度的急剧上升。此时,飞机上的火警探测系统会对防火区域的着火点、过热情况、烟雾密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将各种信息传输至控制管理系统。控制管理系统在接收到信息后,会立即做多元化的分析判断,发出告警信号,并启动灭火系统。如果探测及时、准确,就能为机组人员和旅客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灭火系统则是保障飞机消防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收到灭火指令后,灭火系统启动,对指定区域喷洒灭火剂,从而抑制火灾的蔓延。灭火系统通常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固定式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自动控制系统能在火情初现时即刻响应,进行初步灭火。与此同时,机组人员则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使用固定式或手提式灭火器进行进一步灭火处理。
与工程师在设计飞机时坚持预防和应对并重的思路契合,旅客在乘坐飞机时也应从日常预防和紧急应对两方面保障飞行安全。首先,在乘机时应严格遵守民航安全规定,绝不携带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并避免在机舱内使用充电宝,以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其次,旅客应熟悉座位附近的紧急出口位置,如遇紧急状况要保持冷静,听从机组人员的指挥,有序撤离。
为应对飞行中也许会出现的紧急状况,飞机上配备了一系列救生设备,氧气面罩便是其中之一。在飞行过程中,如遇到紧急状况,如机舱失压或主要供氧系统出现故障,机上的供氧系统会立即响应并自动启动,迅速向机舱内的氧气面罩等设备提供氧气。此时,氧气面罩会自动从旅客座椅上方释放,旅客应迅速拉下面罩并紧覆口鼻,以确保氧气能顺畅进入呼吸系统。
救生衣是飞机上另一种重要的救生设备,通常被存放于座椅下方。其内部填充的浮力材料能在水面提供充足的浮力,使人保持漂浮状态。不过,救生衣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其鲜艳的色彩使得救援人员在广阔的区域中能够轻易辨识落水者。而在寒冷、多风或冰雪覆盖的恶劣环境中,救生衣还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此外有些救生衣的顶部配备了定位灯,在救生衣的电池被海水浸泡后,定位灯便会每隔数秒自动闪烁,维持的时间可达8小时~10小时,便于落水者在夜间被发现。但必须要格外注意,在紧急状况下穿戴救生衣时,务必避免在机舱内充气。因充气后的救生衣体积非常庞大,而机舱空间存在限制,过早充气极易造成拥堵,耽误宝贵的撤离时间。
应急舱门与应急滑梯共同构成了紧急状况下的快速撤离通道。应急滑梯通常由高强度材料制造成,具有防火、耐磨和抗拉性能,以确保在紧急状况下能够安全并有效地使用。一旦应急舱门被打开,应急滑梯便会自动充气并展开,形成一个安全、坡度适宜的滑道,供旅客安全滑下飞机。
此外,机舱内的应急灯光系统也是保障旅客安全撤离的重要设备,其包括应急照明灯、紧急出口指示灯和应急标志灯。它们能在正常电源失效时自动亮起,为旅客提供必要的照明。应急照明灯照亮通道和座位区,帮助旅客在黑暗中辨识周围环境;紧急出口指示灯以醒目的红色闪烁标示出紧急出口的位置,引导旅客快速找到逃生路线;应急标志灯则负责指引旅客找到救生设备、洗手间等。这些灯光系统均由独立电池供电,确保在主电源失效时依然能正常工作。
总之,飞机上的各类救生设备是旅客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出行前和旅途中,旅客应当充分了解各种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几点。在紧急状况下,冷静、有序地遵循机组人员的指示采取行动,方能在最大限度上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除了机舱内的各种安全设备设施,现在机场航站楼内通常还会配备一款“救命神器”——AED。AED的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作为一种便携式医疗设施,它被用于在患者心脏骤停情况下提供紧急救助。AED的使用格外的简单,即使是没有专业医疗背景的人也能快速上手。在使用AED前,需要拍打倒地旅客双肩并进行呼唤,检查患者有无意识与呼吸。如果患者无意识,应立即拨打机场急救电话呼叫医护人员,同时就近取出AED设备做施救。启动AED设备后,救援者需要遵循其语音引导,按照屏幕提示做相关操作,直至专业医疗团队抵达。(《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