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40年质量工作成就、教训与展望

2024-04-24 新闻动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钢铁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铁质量也有了巨大的提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钢材产品质量存在着诸多问题、钢企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低,到今天的钢材品种实现突破性发展、钢企质量管理上的水准与国际并肩,40年间,钢铁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为钢铁行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来,钢铁质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钢材品种质量提升、钢铁企业质量管理上的水准提升、质量管理体制机制探索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钢材品种质量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港口码头车站货场里,仅从外观上看,盘条“披头散发”,钢卷“大舌头”“大尾巴”“开天窗”,“塔型锈蚀”,型材长短不齐(不定尺)等现象很普遍;冷轧卷堆场不用细看,就能分出哪个是浦项和新日铁生产的,哪个是国产的。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钢材质量有了质的改变,同时钢铁企业在包装质量、配送服务的品质、质量证明书的传送及防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对绝大部分钢材品种来说,现在无论是从产品质量还是从包装质量上看,国产钢材基本与进口产品无异。

  目前,我国主要钢材品种的质量都能够很好的满足相关用钢行业的要求,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轴承钢、不锈钢、齿轮钢、弹簧钢等钢种的实物质量水平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钢铁企业无论是对这些主要钢材品种的内在主元素、强化元素的波动范围,还是磷硫及有害元素含量的精准控制水平也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使它们的机械性能、功能性都较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使用上的要求。即使是一些标志性的钢材品种,如笔尖钢、手撕钢,也都取得了技术突破,实现了商业化生产。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外,我国每年还有数千万吨钢材的出口,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从某一些程度上说,我们是钢铁大国,也是正在强起来的钢铁强国。

  改革开放40年来,钢铁企业质量管理经历了从“六五”期间开始的企业整顿,“七五”期间抓钢材及相关工序产品的合格率,到“八五”期间抓钢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领先水平的“双优双标”比率,“九五”期间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抓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升级达标,再到“十五”及其后期按照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实现追求卓越的质量经营,几年一个台阶,扎实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

  上世纪80年代,武钢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的经验,在钢材短缺、价格“双轨制”的年代,在全国工业系统学习推广,取得巨大反响。上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年产粗钢200万吨以上规模的数百家钢铁企业,陆续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随着ISO标准的修订升级,持续保持认证。最近18年来,宝钢、鞍钢、马钢、包钢、兴澄特钢、邯钢、安钢等近20家优秀企业,陆续获得全国质量奖。这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推进,对增强广大干部职员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顾客意识,对质量基础工作的改善、流程的优化,对主体装备和研发装备、检测装备的配置与信息化,对钢材品种的开发和实物质量的稳定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钢铁行业的质量管理体制完全是学习前苏联的,即以质量检验和工艺监督两条主线设立质量部门,以钢铁生产涉及的专业建立科室,如铁焦科、钢轧科等。1978年,国家经委组织从日本引入了全面质量控制(TQC),后来又发展成全面质量管理(TQM)。40年来,钢铁企业逐步开始强调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相继开展了群众性质量改进活动(QC小组活动)及“质量月”活动。1987年,我国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始建设国家认证制度,第一次把质量工作和经营紧密结合起来了。2000年,全国质量奖评审工作终于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意,重新恢复,每年从50多家申报企业中,评审出10家全国质量奖企业,为追求卓越的企业,树立了很好的标杆。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铁路用钢、家电厨房用钢、汽车用钢、食品包装用钢等用钢行业对钢厂提出了大量的二方要求,包括统计技术5大工具应用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促进了钢铁企业的管理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使企业从传统的科层制调整为按用户行业划分生产组织,形成了家电用钢事业部、汽车用钢事业部、能源用钢事业部等部门。同时,为了改进产品质量,钢铁企业也尝试了如QC小组、信得过班组、六西格玛、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8D(团队导向问题解决办法)、创新工作室等诸多质量管理工具,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在新产品研究开发方面,钢铁企业采取了产学研结合、IPD(集成产品研究开发)、EVI(供应商先期介入)、“JIT(准时制生产方式)+C2M(客户对工厂)”等方式,也都取得了好的效果。

  上世纪80年代,受钢材短缺的影响,国家对钢材市场价格实行“双轨制”,计划内是低价格,计划外是高价格。在极端情况下,废次材的价格都高过计划内的钢材市场价格。当时常说的话是,“钢材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萝卜快了不洗泥”“抓质量靠觉悟,靠党性”。时任武钢党委书记黄墨滨、总工张寿荣是当时抓质量的杰出企业家代表。为了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当时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有几个钢材品种通过加严标准条款,搞了优质优价政策,国家对企业提高质量的成本付出给予一定补偿。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产品质量,国家对部分钢材产品、金属制作的产品、耐火材料、轧制工具实行了生产许可证制度,对重要钢材品种实行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和部级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催生了国家级和当时冶金部级产品质检中心、省级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这些政府主导的质量政策和做法,在当时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行业性政府主管部门撤销后,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市场在发挥资源配置方面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生产许可证、国家监督抽查这些行政手段逐渐弱化,钢铁企业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当时,靠自身过硬的产品质量、周到的服务、适当的成本,以及便捷的流程来赢得充分竞争市场下的用户忠诚,是企业面临的新的生存环境。上世纪90年代起,民营钢铁企业异军突起,直到现在占据半壁江山,客观上也推动了国有钢铁企业的质量技术进步。国有钢铁企业从最初的抱怨非公有制企业争资源争市场,到批评有些非公有制企业不规范、不开票、不治理污染物排放等,再到现在只能比较体制机制的灵活程度、社会负担的轻重不同。可以说,在用户面前、在标准面前,体制方面的差别已经淡化了。与此同时,钢铁产能利用率只有75%左右的市场环境,为常规产品质量的稳定、边缘规格的开发、新产品的研制创造了条件,企业不但要从眼前的市场上挣钱,还应该要考虑持续经营。这促使钢铁行业逐步进入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质量发展阶段。

  以鞍钢鲅鱼圈、首钢曹妃甸、宝钢湛江基地、山钢日照基地为代表的一批新企业和老企业新生产线实现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部分单元的智能化,为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对钢铁企业包括5级或5.5级架构的信息化体系建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基础自动化开始到各工序各类半成品生产的全部过程的2级工艺自动控制,实现了工艺参数自动设定自动记录,以便于质量追溯和产品开发时的质量分析;到3级的高级排程、能源中心、环保中心、远程集中计量、智慧门禁、高效物流配送;再到4级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各功能模块上线级的总经理“驾驶舱”、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多年来,信息化体系逐步形成了钢铁行业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骨干神经网络系统,为下一步真正的完成一定规模的智能化,打下了坚实的硬件、软件基础。

  对于产品质量而言,影响产品质量的5大因素是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其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容易引发质量波动的因素。冶金装备的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甚至智能化,都大幅度降低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他们的劳动条件,且由于计算机严格执行工艺规定,还大幅度缩小了质量的波动范围。同时,忠实的记录系统也为质量缺陷的缘由分析及工艺参数改进提供了充分的数据。现在人们常说:“看最先进的冶金装备不用出国了,都在国内。”这是我们钢铁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是在产业集中度的调整上,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机会。2008年~2015年,钢铁行业进入寒冬期,很多企业家、专家学者都在反思,为何行业会走到这么困难的境地?其中一个共识是,钢铁行业多年来放弃了产业集中度的调整,且错过了两三次机会。在产业布局的调整上,作者觉得,现在的很多提法,包括城市钢厂、通道城市等,都是不够科学的。我国的工业体系是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条也是几十年来逐步形成的,没有哪一个行业全面提出要搬离城市,向沿海沿江地区聚集的。这样大规模的钢厂搬迁,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同时也可说明这是对污染转移的问题研究不够充分。因此,笔者建议有关方面对城市钢厂整体搬迁应该认真慎重决策。

  二是行业的同质化很严重,缺少品牌。翻开企业的职代会报告,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几乎是一模一样的,都是“1+N”或“N+1”,都是精品基地,都是“互联网+”,而企业对自身独有的资源禀赋、客户群体、产品组合、物流便捷程度等思考不多,一味照搬、照抄。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冶金部曾想让15个特钢企业对8大特殊钢种做适当的专业化分工,做到最后也不是很理想。而现在产品充分竞争,连冷轧硅钢、家电用彩涂板、管线钢、高强汽车板、标准件用冷镦钢这些有较高技术上的含金量、较高生产难度的产品都是遍地开花。在稍微有点名气的用户企业招标的时候,钢铁企业就竞相杀价,往往是最低价的中标,这对行业的有序发展非常不利。

  三是有些质量管理工具运用的有效性还有待提升。数十年来,钢铁企业引入了太多的管理工具,如ISO9000、IATF16949、FMEA(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等,开始大家都比较重视,做得有模有样,然而跟着时间的推移,就变得疲沓、松懈,有时候甚至迷失在工具的海洋里,很多时候甚至把形式和内容、目的和手段搞反了。这是钢铁企业今后需要长期加以克服的。所谓大国工匠、企业家精神,质量是最后的注脚。

  一是要保持一定的规模。在高压环保及严格限产的背景下,企业假如没有一定的规模,生存都很困难,遑论发展。

  二是要绿色发展。企业要实现达标排放、超低排放,实现产品绿色化、工艺过程绿色化、废弃物资源化,进而优化能源结构、运输结构。

  三是要智能化发展。企业要在苦累脏险的岗位实现机器换人,以降低质量安全风险,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在有条件的生产线进行智能生产线建设试点。同时,企业还要汲取“互联网+”比赛烧钱的教训,做到不跟风、不盲动。

  四是要牢固树立大质量观。企业要把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与社会都纳入质量管理视野,追求让所有相关方满意。虽然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相关方重要程度可能有差异,但是从可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任何一个相关方的诉求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企业吃亏是早晚的事。

  五是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和最终消费品不同,钢铁产品的品牌基本就是企业的的品牌。企业的产品组合中,哪些品种肩负本企业的质量文化、价值观最多,企业就应该着力把这些品种的质量水平搞上去,如宝钢的汽车板、武钢的取向硅钢、马钢的轮轴、兴澄特钢的轴承钢、邢钢的冷镦钢盘条、法尔胜的钢帘线、方大的弹簧扁钢等。

  六是要练好基本功。企业应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当成基本功来练,把高端用户的二方审核、全国质量奖评审等当作对这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考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企业还要把铁水的成本控制住,少买煤,多发电,按照殷瑞钰院士的钢铁企业3大功能(一是高效率、低成本、高质量的钢铁产品制造功能,二是高效率能源转换和能源及时回收利用的功能,三是大宗社会废弃物的消纳处理和再资源化功能)理论,做好钢铁企业生态发展的大文章。

  (作者分别是原冶金部质量司司长、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董事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最新动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