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直播在线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小九直播在线看

讲述十年之变:5位一线铁路人亮相国新办发布厅


  央广网北京2月28日消息(记者王晶)新时代十年,中国铁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为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高铁也已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

  在这个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最美的铁路人”为之接续奋斗。2月2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今年首场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基层一线的“最美铁路人”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十年来铁路的变化。

  吕盼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客运段“雪之梦”乘务组列车长。2013年,吕梦加入铁路大家庭,十年来扎根铁路窗口服务岗位,“最感到自豪的,就能担任冬奥专列列车长,和同事们一起为服务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吕盼如是说。

  吕盼回忆,2019年9月,单位启动了服务保障冬奥会筹备事宜,并对乘务员的服务素养、业务能力、列车应急处置和个人形象进行了综合考察。吕盼很幸运,成为了一名预备人员。接下来的两年里,她一边工作一边进行强化培训,全面备战冬奥。

  冬奥会前夕,单位又对筹备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综合考察,吕盼终于正式成为了一名值乘冬奥列车的列车长。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很多外国友人在乘坐列车时,都会主动用汉语跟他们交流。

  “当我们能听懂,并跟他们进行互动时,他们都特别高兴。我想这是因我们在备战冬奥的同时,全世界也在关注着中国,他们也在为来中国做着充足准备。慢慢的变多的国际友人在学习中文,在了解中国文化,在向往中国。”吕盼觉得,中国高铁作为一张靓丽名片,被慢慢的变多的国际友人熟知、认可,他们能和代表中国高铁的乘务员进行交流,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铁路人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供电段响沙湾供电车间副主任杜赫,今年32岁。2012年部队复员后,他来到库布齐沙漠腹地成为了一名接触网工。接触网是给列车供电的输电线米高,一定要通过吊弦来保证接触网的高度稳定,而调整吊弦的长度成了他的工作之一。

  发布会上,他也带了两把安装吊弦时用的扳手到现场,“一把是过去经常用的棘轮扳手,它的特点是干活快、效率高。另一把是现在用的力矩扳手,特点不仅是干活快、效率高,还能够调整力矩,让我们的作业更精准。”杜赫说。

  因为经常在接触网上进行高空作业,所以很多人还称他们为“蜘蛛人”。从“90后菜鸟”到技术尖兵,一路走来,杜赫觉得干好接触网,必须要胆大心细。为了让列车运行更加平稳有序,他想方设法把原本要求2毫米的标准误差控制在1.5毫米。

  除了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杜赫和战友们还发扬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开辟了1300多平方米的绿洲,十多年来,慢慢的变多的人跟他们一起并肩战斗。“我觉得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杜赫说。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探伤工黄涛。他主要是做的工作是钢轨探伤,俗称“钢轨医生”,给钢轨问诊把脉,找出钢轨伤损。

  工作20多年,他累计走行了近4万公里,发现最小缺陷尺寸直径只有1.5毫米,相当于黄米粒那么大。平时他喜欢琢磨一些小革新、小发明。当天,他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款创新小工具——探头夹持装置。

  “我们平时的作业过程中,有时探测的部位空间比较狭窄,我们手持探头伸不进去、够不到,这个探测小工具相当于我们手机的杆一样,对一些伸不进去、够不到的地方,能借助我们的小工具夹持上探头进行伤损探测。能够说是小工具解决大问题。”黄涛说,钢轨探伤工作是个技术活,更是一个良心活,岗位虽然平凡,但责任重大,作为探伤工,就是要做到“检测一公里、放心一千米”。

  郑小燕的工作是负责列控系统的维修管理。作为高铁安全运作的“超级大脑”和“导航系统”,列控系统决定着高铁列车跑多快、在哪儿停。而郑小燕做的工作就是对海量的列控数据来进行验证,对列控系统的功能做验证,确保100%正确。

  新时代十年来,她先后参与了郑徐、郑渝、郑阜等8条高铁新线列控系统施工和仿真试验,见证了河南省米字形高铁网的全面建成。

  郑小燕谈起过去,1995年,她从郑州到成都上学,那时候还没有高铁,坐最快的K117次也需要28小时,而现在高铁只需要5小时。“互联网点餐送到手边,刷部电影、喝个茶的工夫就到了,又舒适、又快捷。米字形高铁网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加经济、更加快捷、更加舒适方便的新选择。”

  一次仿真试验,郑小燕和同事要对30多万个列控数据来进行核对,工作量很大,并且这中间列控数据版本变化了7次,每变化1次意味着要对所有数据核对一遍。

  “我就跟我的小伙伴们说,咱们不可以怕麻烦,关键看质量。最终我们对这一些数据一个一个地进行核对,圆满完成了任务。列控数据关系着高铁和旅客的生命安全,来不得丝毫疏忽,必须确保100%正确。”郑小燕说。

  “国门之下无小事,我们的一言一行、一钩一调都代表着中国效率、中国标准。”马如铁说。

  马如铁负责满洲里运转车间二班安全生产指挥工作。2016年,他刚担任值班站长时,正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推进,口岸站的运量急剧攀升。未解决现场作业效率问题,马如铁带领班中的业务骨干蹲在现场反复揣摩作业环节,通过动态掌握班列开行信息,合理调配机车,为中欧班列开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十年的变化翻天覆地。十年来,口岸的运量稳步增长,进出口贸易大幅度的提高,马如铁见证了中欧班列快速地发展。从原来每几天开行一列,到现在每天开十几列,中欧班列满载货物,品类有上百种。

  “我们的运量上来了,比以前更忙了。”对于如何保安全、如何保畅通,马如铁给出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他的规章,一种是他的记事本。

  马如铁说,满洲里站是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站,十年来,从“国门”出入的班列有近2万列,所以口岸站异常繁忙,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畅通,就要不断地翻看学习规章。

  他认为,落实好规章就为了更好地服务安全生产。他的记事本,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个问题本。在现场检查时,察觉缺陷就记录下来,带回班中和同事们共同复盘,处理问题,让口岸提高通行效率,确保口岸更畅通。

  新时代十年,中国铁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和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坐着高铁看中国”已成为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实写照,高铁已成为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

最新动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