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石狮日报10月20日讯(记者 占婷/文 王络/图)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不只是因为南音的曲牌还保留着古代的曲牌,还有一个原因是演奏南音的首要乐器也保留着中国古代乐器的特征。
在石狮乡下,有不少村子都有自己的南音社,日前记者在永宁镇梅林村凤仪轩南音社,见到了演奏南音“四管”:琵琶、洞箫(尺八)、二弦和三弦。
“南音琵琶与现在市面上通用的琵琶不同,而是与现已失传的唐代琵琶相同,音调较一般琵琶高四度。其演奏办法也不同于现在竖抱琵琶的演奏法,而是别的的当地已失传的唐代横抱琵琶演奏法。”凤仪轩南音社的社长李培灿和记者说,南音琵琶是古琵琶的活化石。也是演奏福建南音的首要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着指挥效果。常和南音洞箫配在一起,一起演奏乐曲的旋律,使清淡、含蓄的南音,赋有浓郁的当地特色。记者看出,南音琵琶的结构和琵琶差不多,琴身长约1米,琵琶头为凤尾形,曲颈,共识箱呈梨状,但腹部较宽广。背板曾经选用松木挖空制成,现已多用较硬木材制造,面板运用桐木,李培灿说这又叫做“簧板”。
南音的二弦看起来有些像二胡,琴筒用整木挖空制成,弦轴尤为特别,全国各种拉弦乐器的轴都装在琴杆左边,而二弦则装于右侧,它被称为“唐宋曾经古奚琴的活化石”。据李社长介绍琴杆应为竹制,从竹根部选材,削去根须的一端做琴头。全长70到80厘米,两轴置于琴杆右侧,用马尾弓拉奏,马尾松软,演奏者用手指或松或紧操控。市博物馆有关的材料记载,二弦与宋代陈旸《乐书》所绘奚琴在形制上极为类似,特别是两轴置于琴杆右侧,为全国广阔汉族区域盛行的胡琴类拉弦乐器所仅有(朝鲜族奚琴与其类似),可能是其遗制。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紫云殿斗拱乐伎木雕中也有演奏二弦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