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籍《清杂记》中曾经记载过清代才女的一则故事,通过对对联的方式找到了如意郎君。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水乡有一大户文姓人家,文家世代经商,旗下拥有商铺数十间,良田数百亩,积累下来无数的财富。
聪明伶俐的文娇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吟诗作对信手拈来,再加上天生丽质,很快她在当地成为人尽皆知的才女。
有一次,一个和尚来家里化缘,天色已晚和尚还没有离去的意思,文娇问道“大和尚,月明禅门,还不速归”,意思是你到时间该离开了。
作为未出嫁的姑娘,文娇知道这是和尚故意为难她,对子讲的是男女之事,一般女子就装作不会也就过去了,但性格刚烈的文娇却不罢休,她红着脸,咬了咬牙,回道“二僧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和尚看到文娇不仅对上了,而且很有胆量,只好站起身来施了一个佛礼,道了一声罪过便转身离开了。
文娇自小满腹经纶,可惜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更不能入朝为官,摆在她们面前的便是找一个好人家尽快出嫁,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对于才女文娇来说,她早已经看淡了权贵名利,毕竟自己家已经富甲一方,对钱财没有一点渴望,唯一让她牵肠挂肚的就是不想草草嫁人,希望找一个情投意合,能与她学识相匹配的夫君。
俗话说:鱼找鱼,虾找虾。在茫茫人海中,怎么样才可以找到那个心意相通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既考验学识,又能鉴别出人品呢?
眼看到了出嫁的年纪,文娇决定采用简单有效的方式,那是通过比武招亲挑选如意郎君。
所谓比武招亲,是通过对对联的方式考察才子们的文化功底,这不仅考察他们的文化功底,还有应变力,智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等等能力。
上联由文娇出,下联由各位才子作答,从作答成功的才子中选择一个优秀的出来,成为文娇未来的丈夫。
对于女儿的想法,文娇父亲非常开明,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本文娇对挑选配偶没太多选择的余地,可父亲却对女儿的想法极为支持,即使再多权贵者上门提亲,文父也一概拒绝。
对联与诗歌是一对孪生兄弟,对对联没有诗歌在音律、格调、平仄上的诸多限制,因此给作答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曾经被一个女子迷得神魂颠倒,她就是当时青楼的花魁苏媚儿。
苏媚儿美貌倾国倾城,可她并不是一个花瓶,她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远近闻名的才女。
苏媚儿与唐伯虎交往许久,两人经常互相出对联,这天,苏媚儿想刁难一下唐伯虎,故意给他出了一道对联儿。
在纸上,苏媚儿写下了上联“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这是一版改进的“拆字联”,“六木”合在一起就是“森森”,后面带着六种树木,松柏,梧桐,杨柳,偏旁皆为木字旁。
要想对出下联,首先要想好下联的第1个字,可是非常有难度,上联首次为六,下联就不能用六了。
才高八斗的唐伯虎看完上联之后思考片刻,举手写下了下联“四水沝沝,江河湖海泉泽。
苏媚儿看完下联,连连地摇头,她以为唐伯虎对错了。泉水并没有“水”字旁,可当她再仔细瞅瞅唐伯虎写出的下联,似乎有另有所指。
“四水”合在一起是“沝沝”,这没什么问题,沝沝符合拆字的结构,也与六木森森上下回应,“水”对“木”非常的贴切。
江河湖海泉泽咋一看仿佛出现了错误,因为有5个三点水和一个水字,既不呼应上面的四水,也不呼应上联的松柏梧桐杨柳。
可从另一个角度看,苏媚儿却发现下联的精妙,江河湖海是一种惯用的说法,对应着前面的四水,泉泽则对应着前面的沝沝。
那么沝沝究竟是何意呢?这其实指的是滩碛聚集的地方,什么样的地方能称为滩碛?在古籍《闻见后》中有这样的记载,“寻常之船,一经滩碛,尚累日不能进”。沝指的是滩碛,也就不可以通船的浅水。
四水中江河湖海指的是能够容得下船只航行的深水,而沝沝则是无法让船舶航行的浅水。
文娇很欣赏苏媚儿和唐伯虎的心意相通,她对外宣称,“如果有人能对得出我给的上联,无论长相、家境,文娇都会嫁给他”
文家对联招亲的消息迅速传开,文娇天生亮丽,又是富甲一方的大家闺秀,很多才子只要娶了文娇,不仅有美人相伴,还能风风光光继承文娇的家产,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此时,众人看过这个对联,感觉既简单又深奥,从字面上来说,无非就是两个四字成语,可从整体上来看,这背后似乎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只有参透这其中的奥妙,才能给出与之相匹配的下联。
一位男子随口说到“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这个下联立刻引来众人一阵哄笑,一位路人说道“如此粗俗的语句怎么配得上啊”,一番嘲笑之后大家忍不住继续解题。
此后有无数的才子前来尝试,有人对出“风风雨雨,日日月月”,有人对出“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可不管哪一个,总给人一种差强人意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副对联一直无人能解,因为难度很大,在当地很快传播开来。
没过多久,一个游历四方的年轻书生路过此地,当他听说有一个大户小姐在比武招亲中出的上联许久没有人能应答,怀着好奇的心思,他向前一看究竟。
当书生来到文娇家门前,看到了题上的这副对联,思考片刻之后,眼前一亮,他随手写下,“日日夜夜,来来往往”,并将下联转交给府中的总管,让其转交给家中的大小姐。
这副对联平仄和谐,其中的“朝”与“日”,“暮”与“夜”,“进”与“来”,“出”与“往”对得十分合理,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出这么完美的下联,显示出做对人文学功底之深厚。
这幅对联是典型的叠字联,看上去似乎是两个成语,但其实表达的是文娇心怀崇高的向往,她希望和心爱的人朝朝暮暮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中能够同甘共苦,举案齐眉,这也是她想寻找的另一半的理想模样。
书生参透了其中的含义,作成下联,它表达的是自己将日日夜夜陪伴在文娇左右,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互照料,过上相濡以沫的生活。
从下联中能体会出作答者是真心实意想要携手过日子的。这份心思恰好迎合了文娇的需求,她认定这名书生很清楚自己内心,想到这里,文娇有些娇羞,所以脸上立刻红了起来。
看完下联,文娇立刻请总管将书生请进房内,书生出身,家境贫寒,他不敢攀高枝,只是想试试自己的水平,作完下联便已离开,总管赶紧去追,半路上总管总算拦住了他,对他说“大小姐有请”。
进入府中,文娇细细查看,秀才长得眉清目秀,又询问了一番,确认其既没有滥竽充数,也没有作弊的嫌疑,这才放心。
洞房花烛夜,文娇又给新郎出了一副对联儿,对他说,“你只有回答满意才能进入洞房,上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
才子在外面苦思冥想,一直想不出答案,文娇体会到丈夫的难处,顺着窗户把一个石子扔进了水缸,当看到石子激起阵阵水花,书生突然来了灵感,对出了下联,“投石冲开水底天”。
其实,对联不仅讲究对仗工整,更讲究意境表达,我国的诗词歌赋独具艺术风范,《诗经》的唯美动人,《离骚》大气磅礴,唐诗、宋词典雅庄重,这与汉字的美妙息息相关。
对仗是基础,更深层的含义才能体现出游戏的乐趣,而意境往往要消耗一些心思和技巧,因此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拆字联等方式,难度陡然增高,这也增加了对联的乐趣,成为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
中国第一副对联儿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过年时,家家户户会在门上贴对联,因此也会被称为春联。
历史上曾经有一个经典的顶针联,顶针联就是对联前一个分名的句尾字和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相同。
上联下联,对仗工整,意思分明,上联体现出人的豁达,下联体现出人的豪迈,对联短小精炼,考验出对联人的文化素养。
小小的一副对联,上至学者文人,下到妇女儿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对得津津有味,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兼具通俗性和高雅性,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