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托辊,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托辊,托辊的圆周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块,托辊的圆周表面自左向右依次套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套,多个第一缓冲套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插块,环形限位块和多个第一缓冲套的左端均开设有环形插槽,且多个第一环形插块依次插设于多个环形插槽内,托辊的圆周表面上套设有第二缓冲套,且第二缓冲套位于第一缓冲套的左侧,第二缓冲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插块,且第二环形插块插设于一个环形插槽内,托辊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左限位块,便于安装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0456336 U (45)授权公告日 2020.05.05 (21)申请号 3.9 (22)申请日 2019.07.18 (73)专利权人 安徽同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231400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经济开 发区兴隆路 (72)发明人 杜小峰汪芳庆伍健刘守龙 (51)Int.Cl. B65G 39/06(2006.01) B65G 39/09(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缓冲托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托辊,属于输送 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托辊,托辊的圆周表面右部 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块,托辊的圆周表面自左向 右依次套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套,多个 第一缓冲套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插块, 环形限位块和多个第一缓冲套的左端均开设有 环形插槽,且多个第一环形插块依次插设于多个 环形插槽内,托辊的圆周表面上套设有第二缓冲 套,且第二缓冲套位于第一缓冲套的左侧,第二 缓冲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插块,且第二 环形插块插设于一个环形插槽内,托辊的上下两 端均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有左限位块,便于安装 U 和拆卸缓冲套,便于后期的更换,安装效果较好, 6 实用性强。 3 3 6 5 4 0 1 2 N C CN 210456336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缓冲托辊,包括托辊(1),其特征是:所述托辊(1)的圆周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 环形限位块(2),所述托辊(1)的圆周表面自左向右依次套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套 (4),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套(4)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插块(5),所述环形限位块(2) 和多个第一缓冲套(4)的左端均开设有环形插槽(3),且多个第一环形插块(5)依次插设于 多个环形插槽(3)内,所述托辊(1)的圆周表面上套设有第二缓冲套(6),且第二缓冲套(6) 位于第一缓冲套(4)的左侧,所述第二缓冲套(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插块(7),且第 二环形插块(7)插设于一个环形插槽(3)内,所述托辊(1)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11)可拆 卸连接有左限位块(8),且左限位块(8)的右端与第二缓冲套(6)的左端相接触,所述托辊 (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4)。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托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环形插块(5)与环形插 槽(3)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插块(7)与环形插槽(3)之间为间隙配合。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托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缓冲套(4)和第二缓冲 套(6)的左端均开设有套孔(13),且第一缓冲套(4)和第二缓冲套(6)均通过套孔(13)套设 于托辊(1)的圆周表面,且第一缓冲套(4)和第二缓冲套(6)与托辊(1)之间为间隙配合,所 述第一环形插块(5)的内圈直径大于套孔(13)的孔径,所述第二环形插块(7)的内圈直径大 于套孔(13)的孔径。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托辊,其特征是:所述托辊(1)的上下两端自左向 右开设有多个内螺纹槽(10),所述左限位块(8)靠近托辊(1)的一端开设有螺孔(9),所述螺 钉(11)螺纹连接于螺孔(9)与内螺纹槽(10)之间。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冲托辊,其特征是:所述螺钉(11) 的圆周表面上活 动套设有垫圈(12),且垫圈(12)位于螺钉(11)的端部与左限位块(8)之间。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托辊,其特征是:一对所述转轴(14)的圆周表面上 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5),所述环形凹槽(15)的槽内壁连接有轴承(16),且轴承(16)的内圈 与环形凹槽(15)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轴承(16)与环形凹槽(15)的两侧内壁之间均 卡接有卡簧(17)。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托辊,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插槽(3)的直径小于第 一缓冲套(4)的直径。 2 2 CN 210456336 U 说明书 1/3页 一种缓冲托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缓冲托辊。 背景技术 [0002] 在工业自动化的各个生产领域中,输送装置因其承担着运输、搬运等重量级工作 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带式输送机是常用的 输送装置,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其最大的作用是支承皮带,减少皮带的运行阻力, 并使皮带的垂直度不超过一定限度以保证皮带平稳地运行,托辊按其用途分类为调心托 辊、缓冲托辊、槽形托辊和平行托辊等等,其中,缓冲托辊一般是安装在输送机受料段的下 方,用于减小落料时物料对输送带的冲击,以延长输送带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托辊的密封有钢和塑 料之分,它们的密封都是内部填充润滑脂,托辊的好坏直接影响带式输送机的电能消耗和 皮带的寿命。 [0003] 由于托辊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因此,托辊运转必须灵活可靠。也就是 说,减少输送带同托辊的摩擦力,对占输送机总成本25%以上的输送带的寿命起着关键作 用,现有的托辊表面都会设置缓冲套,但是现有的缓冲套于托辊之间多数采用固定连接的 方式或者采用胶合剂粘接的方式连接,由于缓冲套是非常易损耗的,如此设置不便拆卸,后 续就要换掉一整套的托辊设备,无疑增加了企业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存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托辊,它便于 安装和拆卸缓冲套,便于后期的更换,安装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0006] 2.技术方案 [0007]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 一种缓冲托辊,包括托辊,所述托辊的圆周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环形限位块,所述 托辊的圆周表面自左向右依次套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缓冲套,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套的 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插块,所述环形限位块和多个第一缓冲套的左端均开设有环形 插槽,且多个第一环形插块依次插设于多个环形插槽内,所述托辊的圆周表面上套设有第 二缓冲套,且第二缓冲套位于第一缓冲套的左侧,所述第二缓冲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 环形插块,且第二环形插块插设于一个环形插槽内,所述托辊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可拆 卸连接有左限位块,且左限位块的右端与第二缓冲套的左端相接触,所述托辊的左右两端 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便于安装和拆卸缓冲套,便于后期的更换,安装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环形插块与环形插槽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插块与 环形插槽之间为间隙配合。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套和第二缓冲套的左端均开设有套孔,且第一缓冲套和 第二缓冲套均通过套孔套设于托辊的圆周表面,且第一缓冲套和第二缓冲套与托辊之间为 3 3 CN 210456336 U 说明书 2/3页 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插块的内圈直径大于套孔的孔径,所述第二环形插块的内圈直径 大于套孔的孔径。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托辊的上下两端自左向右开设有多个内螺纹槽,所述左限位块靠 近托辊的一端开设有螺孔,所述螺钉螺纹连接于螺孔与内螺纹槽之间。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的圆周表面上活动套设有垫圈,且垫圈位于螺钉的端部与左 限位块之间。 [0013]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转轴的圆周表面上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内 壁连接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与环形凹槽的内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轴承与环形凹槽的 两侧内壁之间均卡接有卡簧。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插槽的直径小于第一缓冲套的直径。 [0015] 3.有益效果 [0016] 相比于现存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7] (1)本方案通过环形限位块的限位,通过第一环形插块插接于环形插槽内,通过第 二环形插块插接于环形插槽内,最后使用可拆卸的左限位块将第二缓冲套挡住,从而将第 二缓冲套和多个第一缓冲套固定住,便于安装和后续的拆卸。 [0018] (2)本方案通过轴承的设置,可对本托辊进行良好的支撑,同时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转动时 的摩擦,通过一对卡簧的设置,有很大效果预防轴承发生轴向移动。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右环形限位块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第一缓冲套处的左视图和右视图。 [0024] 图中标号说明: [0025] 1托辊、2环形限位块、3环形插槽、4第一缓冲套、5第一环形插块、6 第二缓冲套、7 第二环形插块、8左限位块、9螺孔、10内螺纹槽、11螺钉、 12垫圈、13套孔、14转轴、15环形凹 槽、16轴承、17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 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 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一定要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 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 4 CN 210456336 U 说明书 3/3页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 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 以详细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9] 实施例: [0030] 请参阅图1-5,一种缓冲托辊,包括托辊1,托辊1的圆周表面右部固定连接有环形 限位块2,环形插槽3主要起限位的作用,托辊1的圆周表面自左向右依次套设有多个均匀分 布的第一缓冲套4,第一缓冲套4起良好的缓冲作用,环形插槽3的直径小于第一缓冲套4的 直径,多个第一缓冲套4的右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插块5,环形限位块2和多个第一缓冲 套4的左端均开设有环形插槽3,且多个第一环形插块5依次插设于多个环形插槽3内,第一 环形插块5与环形插槽3之间为间隙配合,托辊1的圆周表面上套设有第二缓冲套6,且第二 缓冲套6位于第一缓冲套4的左侧,第二缓冲套6起良好的缓冲作用,第一缓冲套4和第二缓 冲套6的左端均开设有套孔13,且第一缓冲套4和第二缓冲套6均通过套孔13套设于托辊1的 圆周表面,且第一缓冲套4和第二缓冲套6与托辊1之间为间隙配合,第一环形插块5的内圈 直径大于套孔13的孔径,第二环形插块7的内圈直径大于套孔13的孔径,第二缓冲套6的右 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插块7,且第二环形插块7插设于位于最左侧的一个环形插槽3内,第 二环形插块7与环形插槽3之间为间隙配合; [0031] 托辊1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螺钉11可拆卸连接有左限位块8,且左限位块 8的右端与 第二缓冲套6的左端相接触,通过左限位块8的设置,便于对第二缓冲套6和多个第一缓冲套 4来安装固定,使其位置固定,托辊1的上下两端自左向右开设有多个内螺纹槽10,左限位 块8靠近托辊1的一端开设有螺孔9,螺钉11螺纹连接于螺孔9与内螺纹槽10之间,通过螺钉 11进行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螺钉11的圆周表面上活动套设有垫圈12,且垫圈12 位于螺 钉11的端部与左限位块8之间,垫圈12用于增加螺钉11固定的紧固性; [0032] 托辊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4,一对转轴14的圆周表面上均开设有环形 凹槽15,环形凹槽15的槽内壁连接有轴承16,且轴承16的内圈与环形凹槽15的内壁之间为 过盈配合,轴承16不仅仅具备良好的支撑作用,当本托辊转动时,可有效减小摩擦,轴承16与 环形凹槽15的两侧内壁之间均卡接有卡簧17,卡簧17可以有很大成效避免轴承16发生轴向运动。 [0033] 工作原理:多个第一缓冲套4均通过第一环形插块5插接于环形插槽3 内,第二缓 冲套6通过第二环形插块7插接于一个环形插槽3内,通过环形限位块2对它们的限位,再经 过左限位块8对其进行限位,从而做固定,由于左限位块8通过螺钉11来安装和固定,从 而可实现快速安装,同时便于后期的拆卸更换,本实用新型便于安装和拆卸缓冲套,便于后 期的更换,安装效果较好,实用性强。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5 5 CN 210456336 U 说明书附图 1/3页 图1 图2 6 6 CN 210456336 U 说明书附图 2/3页 图3 图4 7 7 CN 210456336 U 说明书附图 3/3页 图5 8 8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东证期货-商品基本面量化框架系列-二-:黄金择时因子及多周期合成.pdf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Unit 4 Plants around us课件(63张PPT)三年级上册(2024版).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上一篇:成都交通肇事律师
下一篇:野鲁与人操 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