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东六环西侧、大运河畔,未来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纽带,正在紧锣密鼓建造,一片片巨大的“京帆”屋盖轻扬于地上,“点亮”这座坐落地下的“阳光纽带”。
10月17日,从京投纽带公司得悉——城市副中心站归纳交通纽带继全体的结构封顶后,装饰已完结过半,将于下一年根本竣工,具有接入轨迹线路的条件。
从高处远眺,副中心站归纳纽带工地一副“千帆竞发”的情势。自西向东,4片“京帆”屋盖露脸,第5片“京帆”正在进行膜结构装置。到今年底,一共10片“京帆”屋盖将悉数露脸。
专门约请科研团队重复证明“京帆”屋盖的透光度和隔热度,最终将透光度确定为8.9%,保证透光的一起,夏日室内温度适合。
“京帆”屋盖合作天井,可将自然光当即进入地下三层,直达轨迹站台,打造当之无愧的“阳光纽带”。
未来,这座地下纽带将部分下穿东六环高线片“京帆”屋盖周边还将建成5000平方米的京帆广场,为居民、乘客打造舒适养眼的休闲空间。
“铁路站房设于地下,不去分裂城市,而是将地上空间还给城市和市民,这是副中心站归纳交通纽带的开创性含义。”周伟说。
亚洲最大地下交通纽带,一方面大在修建规划,另一方面则大在其承载的轨迹线路数量。
纽带地下总修建规划128万平方米,未来将跑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线共线线线等。
作为国内榜首个交融城际铁路、轨迹交通、城市航站楼、码头、归纳开发等功能的地下归纳纽带,这儿还预留了两座机场航空值机站,乘机旅客可在此进行值机、行李邮寄。预留联接运河码头的通道,便利乘客出站后步行至码头。
纽带地上规划修建面积约130万平方米,不只有工作、商业、酒店,还会有公寓、住所,以此来进步“职住平衡”份额,打造更具生机的24小时街区,一起为纽带车站带来更多客流。
周伟介绍说,地下纽带轨迹线路繁忙,地上居民却不必忧虑被噪音打扰,“通过为轨迹加装钢绷簧浮置板,进行轨迹减震结构处理,能够保证寓居舒适度。”
畅通无阻,是这座贯穿“站城交融”建造理念的地下纽带一大特征。约160个出入口,分阶段联通地下、地上以及后期开发的商业、住所,让乘客以最快速度进出站。
一起,纽带周边11条接驳路途同步立项,未来有望同步建成通车,构成7进7出通道,便利乘客快速抵离,分散客流。
这座亚洲最大地下交通纽带,打造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交通纽带高水平质量的开展样板,还发明多个“榜首”和“初次”。
包含:全国大型交通纽带项目中率先在铁路场站上方做归纳开发;国内榜初次根据“站城交融”系统的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立异,将自然光引进地下纽带站台,完结地下车站地上化;北京榜首个坐落非中心城区的超大型(铁路)归纳交通纽带……
现在,副中心站归纳交通纽带全体的结构封顶,装饰完结过半,帆屋盖主帆钢结构完结封顶,首片主帆泡泡采光顶装置好,全体形象现已露脸。今年年底,纽带装饰、设备装置将完结80%。
依照方案,副中心站纽带工程将于2025年根本竣工,具有轨迹线路接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