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直播网页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小九直播网页版

亏损4亿多到赢利7亿元 看湘钢发展之变


  在2006年这一年,华菱集团钢产量跨过1000万吨大关,跻身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列。湘钢当记首功,产钢460万吨,几占半壁江山。湘钢也是我省仅有的几个年出售的收益过百亿的企业之一。

  一组数据反映了湘钢跳跃的轨迹。1997年,产量100万吨,亏损4亿多元;2001年,产量200万吨,盈利2.4亿元;2006年,产量460万吨,利润7亿元。

  上世纪80年代,湘钢第三座平炉建成之时,国外有媒体称“世界上最后一座平炉在中国诞生”。这是湘钢人曾经的“痛”。

  2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湘钢人扬眉吐气,平炉已经在这里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转炉。平炉与转炉区别有多大?湘钢人说,一个传统炼钢,一个现代化炼钢,天壤之别。炼钢厂的技术人员介绍,平炉炼钢虽然容量大,但耗时长,每炉钢要炼好几个小时,而采用转炉炼钢,每炉钢只要30多分钟,而且稳定性很好。

  湘钢人记忆犹新。工艺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湘钢曾一度陷入困境。最困难的时候,湘钢几乎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亏损达几个亿,职工工资发不出,人心惶惶。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上转炉!”1996年8月,湘钢1号转炉建成投产,从此改写了湘钢的历史。此后,2号、3号转炉也相继建成。在发展最为困难的“九五”,湘钢人硬是扎紧裤带上转炉,投入高达20多亿元。

  1999年7月4日,湘钢历史上最后一座平炉的炉门关上了。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湘钢落后装备的彻底结束,也代表着湘钢新工艺时代的开始。

  “两火成材”变为了“一火成材”。过去平炉只能生产钢锭,经加热开坯后变成钢坯,再加热后轧制成材;而现在转炉可直接生产钢坯,经加热后便可轧制成材。原来“两火成材”成材率只有80%,而现在“一火成材”成材率高达97%,且吨钢节省材料费250元。

  湘钢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目光更加远大,立足更高的起点,又建了120万吨转炉两座,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设备全是进口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只需轻轻一按按钮,就能按照参数炼出所需产品。在湘钢宽敞的宽厚板厂,记者观看了钢板经过初轧、精轧、成品库加工成型的全过程。火红的大型板坯从轧机中吐出,一边散发出炙热的高温,一边撞击出铿锵的巨响。整个生产场面气势磅礴,生产线上却很少有人,只有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在用电脑操作。

  “鸟枪换大炮”,湘钢人这样描绘炼炉之变。“十五”期间,湘钢共投入50亿元,使工艺装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炼铁、炼钢到连铸、轧材,整体工艺装备水平领先全国。

  火红的钢线,从高线厂吐丝机里飞出,宛如一条条火蛇狂舞。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90米长的线材就出来了。

  这般出材速度,令人惊奇。湘钢人自豪地说,从最初的28米/秒,到现在的90-105米/秒,变化的是速度,但更有内在质变。同样的线材,过去和现在却大不一样。湘钢线材,过去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建筑用材,现在已发展到高碳钢、冷镦钢、焊条钢、拉丝钢等高的附加价值的品种钢。

  湘钢曾诞生新中国第一根线材。湘钢线材享誉大江南北。虽说“皇帝女儿不愁嫁”,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产品结构单一的湘钢,守着建筑材这一“大路货”,路子越走越窄。从2001年起,湘钢果断决策,打破“几十年产品一贯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普钢”向“优钢”转变。

  短短几年,“湘钢线”的单一格局已经改变。目前,开发出以含铝冷镦钢、合结圆、高碳钢三大系列为核心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优钢由5年前不足2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成功地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了线材、棒材、板材“三驾马车”联袂闯市场的可喜局面。

  “傻大黑粗”的钢铁,被湘钢人玩出了新花样。2005年投产的宽厚板,不仅可作高强度结构钢板、模具钢板、桥梁钢板和锅炉及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板,还用作高级别造船板,目前又在谋划开发汽车用钢。产品一变,竞争力明显地增强。他们生产的船用钢板通过了9个国家船级社的认证,高层建筑用板成功打入中央电视台塔楼工程,与武钢合作开发420桥E材进入了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大桥工程。“精品湘钢”的地位,在全国和区域市场由此确立。

  产品变了,市场空间更大了。以前,湘钢的商品市场主要在本省和广东。现在,湘钢产品不仅已在华东、中南、西南市场攻城略地,还远销至美国及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湘钢出口钢材l15万吨,创汇突破5亿美元,在我省企业和国内钢铁企业中分别排第一位和第三位。面对钢铁市场烽火硝烟,湘钢人感慨不已:倘若不是以产品之变应对市场之变,就没有今天的湘钢

  湘钢的变化,更让人惊叹的是理念之变。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正成为湘钢人的追求。

  湘钢目前炼钢能力已达到600万吨,但在湘钢的未来几年发展规划中,到2008年湘钢的生产规模仍然只是600万吨。对于曾一度“以产量论英雄”的钢厂而言,这又是为何?

  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效益,是湘钢人理念的最大变化。湘钢党委书记赵振营解释说,湘钢不做“航母”,而要做“核潜艇”,做精做强,以专制胜。因此,湘钢决策层把上800-l000万吨规模的方案搁置一旁,对发展的策略作了重大调整。

  按照湘钢人的说法,“核潜艇”虽小,其“攻击力”却不可小觑。就拿被称为湘钢新经济增长点的宽厚板来说,虽然投产才一年多,但其品牌优势已经显现。湘钢销售部的负责人和记者说,2006年,湘钢宽厚板产量只占整个公司的三分之一,但创造的利润却达4.6亿元,占了公司总利润的三分之二。过去以“湘钢线”著称于世,而今靠着板材打开了一片新天地。这就是“核潜艇”的威力。

  理念之变,也体现在企业环保意识,资源意识的强化。过去,湘钢人把环保当“包袱”,一般都认为环保治理是赔钱的买卖,办起来提不起劲。在湘江边上,废钢渣堆得像山一样,绵延几里长。现在的湘钢,“三废”成了“三宝”。工业用水闭路循环,余热闭路利用,煤气闭路回收,废钢渣也派上了大用场,作湿法水洗球磨、烧结溶剂、建筑用砖。“十五”以来,湘钢投入10多亿元,用于三废治理。湘钢人说,投入值得环保在湘钢,已不再是赔本的买卖,社会效益不用说,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湘钢每年仅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创效上亿元。

  人们总认为,高学历、高职称就是人才。在湘钢,关于人才理念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人人都可能是人才”。湘钢确立了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为员工设计了四条成才通道,即技术类、操作类、管理技术类、行政类。员工不再挤管理岗位这道“独木桥”,人人都能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湘钢现有两个首席技师,工薪待遇比处级干部还高。首席焊工技师艾爱国,从北京获奖归来,公司领导专程去接机。这样的人才观,让普通员工都感到有了“奔头”。

  理念在变,湘钢在变。变则通,通则活,活则兴。一个活力四射、富有朝气的湘钢,正向我们走来。

最新动态

READ MORE